新闻分类

绵师人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绵师人物 -> 正文

艰苦卓“蕨”,乡约振兴

阅读次数:发布日期:2024年04月10日【打印】

9月18日,第十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乡村振兴专项)在山东潍坊落下帷幕。经过全国各大高校的激烈角逐后,《高原人参果——藏乡“蕨”起路上的新引擎》夺得大赛铜奖。

情系藏乡,共赴征途

2023年7月6日早晨6点,此时天刚蒙蒙亮,蕨麻小分队一行人已启程前往川西阿坝。今年是绵阳师范学院蕨麻科研团队帮扶川西藏乡的第六个年头。 项目负责人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4班的刘展宏看着沿途熟悉的风景突然并没有让他紧张的内心放松。去年,他还只是项目成员,而今年他作为负责人带领新的项目成员前往川西调研。他不仅需要负责调研项目的进展还要领导和协调团队成员的工作。 

经过8个多小时的奔波,小分队终于抵达阿坝县,他们即将拜访一位老朋友——达卓农业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秦戈。回忆起与秦戈的初次相识,刘展宏感慨万分:“这或许就是一种缘分”。当时,团队迫切需要找到阿坝当地蕨麻产业的龙头企业,并且与之展开合作与交流。但是刘展宏在联系相关企业时,却处处碰壁。“大多数企业都礼貌地回绝了,有些企业加上联系方式后又没了下文。”在心灰意冷时,刘展宏通过网络搜索到了达卓农业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通了咨询电话。意外的是,秦戈非常爽快且热情的答应了团队到其公司进行交流学习的请求。作为一名90后青年企业家,同时也是一名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者,秦戈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藏乡振兴的事业中。“秦戈作为项目的专家指导,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和支持。”刘展宏说。 

蕨麻小分队在当地药材市场、产销购一体化示范基地、中小学等地完成实地考察和推广宣传后,他们还受邀前往当地藏民益尕的家中作客。刚一进门,“扎西德勒!”的问候此起彼伏,这是藏乡人民对他们最真挚的欢迎。同时,热气腾腾的酥油茶、香喷喷的糌粑、皮薄馅大的牛肉包和油香四溢的蕨麻米饭层层叠叠摆满了桌子。藏族人民的热情招待迅速缓解了团队成员的拘谨。“这是我第一次与藏族人民打交道,他们的热情好客让我深切感受到了藏汉人民一家亲。”经济与管理学院2021级6班的尹文研说。

在调研过程中,蕨麻团队成员们白天奔波在各个调研点,深入了解当地蕨麻种植、销售的情况,采集各种数据信息。晚上,蕨麻团队成员们齐心协力,将当天中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团队成员们还会就新发现的问题展开深度讨论。

 7月9日,为期四天的调研落下帷幕。蕨麻小分队带着所获得的资料返回学校。“对于这次调研我们获得非常丰富的资料,这将为我们下一步的项目工作提供重要的支撑。”刘展宏说。 自2018年起,蕨麻小分队不断往返壤塘、阿坝、若尔盖三地进行调研,200余次下乡,记录了89条样线,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与藏族人民五年来的相处使他们与这个地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种情感联系将激励他们更加努力,为蕨麻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筑万丈高楼,还需从零干起

在书写项目计划书时,生科学院2020级3班付丹阳同学的焦虑总是无止尽地在内心叠加。“蕨麻种子的选育和规范种植是与我专业相关的,写这一部分很从容。但市场分析和竞品分析却是我专业以外的知识,我总担心自己写不好。我知道大家对这个项目付出了很多心血,我不想拖大家的后腿。”“当初,项目负责人刘展宏同学邀请我一起做这个项目时,我也真的没有预料到这次工作的难度会如此大、时间又是如此紧迫。” 在察觉到付丹阳的焦虑后,刘展宏的鼓励给予了她莫大的信心:“没关系,大家一开始都是小白,都是需要在实践中慢慢进步的。” 付丹阳回忆,最开始没有头绪的时候,就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但有些专业性的东西还是很难理解,她就和队友尹文研同学一起探讨。为了保证计划书的准确性,她们还会主动咨询指导老师蒋雪,听取老师的一些建议。经过大家无数次的打磨修改,才确定了初稿。紧接着小组成员又一起通读计划书,做进一步的精炼,最终的参赛作品才呈现出来。“这次比赛对我来说,既巩固了专业技能,也拓展了其他知识面,对个人能力有全方面的提升。并且老师的耐心指导,队员之间有效沟通和帮助,都让我感受到了比赛真正的意义。”

 而尹文研同学也遇到一个棘手问题。她告诉我们,在写计划书的时候,不仅要把自己的部分完成好,还要注意与队友部分连接的逻辑性。“为了保证思维的连贯性,我们总体进度要保持一致。所以大家每次都会按时完成任务,及时交换意见与探讨项目思路。我认为这是我们项目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我也很庆幸遇到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我们准备项目材料的那段时间,课业与比赛的双重压力让我觉得有些喘不过气。”尹文研说,“那段时间,团队成员几乎都是忙到凌晨两三点才休息。第二天又要早起面临一轮接一轮的专家指导,一遍又一遍的PPT修改。“此外,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理清整体思路,如何提炼信息并分板块的阐述,这都是我准备比赛期间一直需要思考的。这一次准备比赛的经历也训练了我这方面的能力。” 

当问到团队里最辛苦的成员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表示是队长刘展宏。因为有不少比赛的时间是在暑假,并且主办方要求一个团队只能一个人负责答辩和PPT的展示,那么这个重任自然就落到了刘展宏的身上。 从今年三月中旬开始,刘展宏接手队长以来就一直在积极地准备比赛,参加各种培训会议、观摩许多视频学习线下答辩技巧以及应对突发情况的方式。

 8月14日,团队跟随绵阳师范学院创新学院参赛大部队前往四川师范大学参加第九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当天晚上需要抽签决定第二天正式比赛的顺序,刘展宏戏剧性地抽到了“1号”。按照以往的经验来说,第一位上场是不占优势的,这给了刘展宏巨大的压力,“这是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我是第一次作为队长代表团队展示,也是第一次登上这么正式的展示现场。” 虽然赛前刘展宏反复给自己积极暗示,队友也不断鼓励他,但意外还是发生了。在展示的过程中,他因为过度紧张而忘词了。根据回忆,他讲:“当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台下人也好像突然没了声音。但我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讲下去。” 刘展宏在等待结果时忐忑不安。他说:“当时虽然觉得自己把这次比赛搞砸了,但是等待的过程我还是希望奇迹出现。”

可事事并不能处处如我们的意,项目只获得了省级银奖,那天在回学校的大巴上,他忍不住和其他的项目成员一起“抱头痛哭”。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现在再回想起,刘展宏说: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讲就是“轻舟已过万重山”,虽然遇到过困难,但他们不会停止前行的步伐。而且自那以后,他也不会因为展示而感到紧张了。

团结奋进,代代相传

据了解,从2018年起,蕨麻小分队就开始对《高原人参果———藏乡“蕨”起在路上的新引擎》这个项目展开一系列研究,历时五年获得了如今的成就,这是几代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 刘展宏说:“最开始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有些束手无策。尽管在大一大二时参加过类似的比赛,也取得了还算满意的成绩,可那些比赛却远远比不上这个项目的分量,因为这个项目凝结了几代人共同的心血,不可以在我这里毁之一旦。在比赛的前期,我们陆续做了项目调查、报告策划、实地考察等一系列活动。小组所有成员都通宵工作把所有资料研究透彻,就是为了写出完美的策划书。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当无数个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的时候,那将是巨大的。 

“还记得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已经毕业的黄怡知道我们要比赛的消息,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正是有了他的帮助,我们对蕨麻才有更好更深的了解。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先后进入了省赛、国赛。”尹文研说。中国是一个具有传承性的国家,每一代匠人都会将自己的看家本领尽数传给自己的弟子,正是因为这样,中华民族的文化才会流传下来并发扬光大。

5年的时间,历经了多少个团队,每一个团队都在蕨麻这个项目上付出了太多的心血,这是这个项目获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个项目的形成、发展和成熟会历经时间懂得打磨,百日养护只为蕨麻一现可以惊艳众人。蕨麻传承几代,在一个个团队的接力下,变得璀璨夺目。所有参加项目的人都为之付出辛勤的汗水与宝贵的时间,无论是积极参加项目,还是反复修改PPT,甚至是重新来过,他们从不轻言放弃而是积极合作完成项目。项目上的每一笔每一画都凝聚着他们的努力与付出,这是一种崇高的品质,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 

成功的背后,是历经几代人共同奋斗的汗水,是彼此之间的互帮互助,是对整个项目的坚定信念。当《高原人参果———藏乡“蕨”起在路上的新引擎》这个项目的接力棒一次次传递的过程中,或许有人想过放弃,但是面对来自同伴的鼓励,自己和他人的付出,也就咬牙坚持下来了。付丹阳和尹文研说:“吃苦耐劳、团结向上的精神是值得传承的,在传承中我们可以收获很多东西,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七月的藏乡,粉红、白色的格桑花随风在一片绿色中尽情地摇曳,风是自由的,人也是自由的。远方模糊而又清晰地传来藏族阿妈的声音:“等到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再回来。”一句话,足以魂牵梦萦。恍惚间,地里的蕨麻好像已经生出绿色的嫩芽,明年,一定回来。

(采写:大学生通讯社 何倩 龙欣 任钰佳 彭欣雨 王蕊  编辑:张杰)

上一条:【榜样学子】徐东:乘风破浪 直济沧海
下一条:【榜样学子】黄国强:每一次努力,都是成功的基石